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 >

可控核聚变催生万亿级新赛道商业化前夜基金提前“卡位”

2025-10-13 10:35:11 来源:中国网阅读量:8436   

10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聚变装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这一大国重器的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根据计划,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的BEST将于2027年底建成;到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首盏灯,迈出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在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资本市场正以真金白银为核聚变的未来投票。10月10日,核聚变指数创下2009年12月31日以来的历史新高。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核聚变指数累计大涨116.67%,今年年内涨幅则达到了81.61%。

核聚变激起资本市场热情的背后,是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能源竞赛。多位受访的基金经理认为,可控核聚变有望成为人类能源的终极形态,市场空间高达千万亿元。鉴于当前市场上相关个股潜在的核聚变业务还相对较小,预计未来将迎来较大成长空间,投资者在投资操作中需关注相关标的竞争壁垒、价值量、重要性、合作项目等指标,聚焦核心高价值的环节。

大国角逐又一战场

19世纪,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虚构了潜艇“鹦鹉螺号”;一个多世纪后,同名的首艘核动力潜艇从科幻驶入现实;如今,刘慈欣笔下以核聚变为动力的星舰,也正经历着类似的“预言成真”。这一进程背后,是核能技术的加速突破,中国正成为关键推动者之一。

“高温超导材料的快速进步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可控核聚变走进现实的节奏。可控核聚变有望成为继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之后,大国竞争的另一个战场。”华南一位基金经理如是说。

所谓可控核聚变,其原理是模拟太阳内部的物理过程,通过轻原子核融合释放巨大能量。它被视为实现清洁、安全且近乎无限能源的关键路径,以及人类能源发展的终极方向。与传统的核裂变相比,可控核聚变具备能量密度更高、燃料资源丰富、不产生长寿命高放射性废弃物以及固有安全性强等多项优势。

早在2021年前,永赢制造升级智选基金经理胡泽就关注到了可控核聚变。彼时,光伏、风电大发展,市场主要聚焦这两种新能源上,而可控核聚变的进展相对没那么快。如今,无论是国内试验堆的快速推进,还是美国Helion Energy和微软签订了购电协议等,都预示着可控核聚变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可控核聚变原料可再生,发电出力曲线稳定,绿色环保、辐射非常低,未来预计能够有较低的发电成本,因此有望成为人类能源的终极形态,甚至有可能替代除了水电以外的其他发电形态。”胡泽如此定义可控核聚变之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金鹰基金刘忠腾亦透露,最近5年是可控核聚变试验堆集中建设的阶段,每年投入额超过百亿元,增长非常快,因此引起了资本的高度重视。

“目前,可控核聚变还处于早期阶段,但确实有比较乐观的进展。”刘忠腾告诉记者,一般而言,2025年至2030年的5年时间,被认为是可控核聚变的试验堆建设阶段;2030年至2045年的15年时间,是工程堆建设阶段;2050年,可控核聚变或实现商业化,大规模建设核聚变发电站将开启。

全新产业链静待爆发

全球核聚变竞赛正持续升温。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另据FIA报告,2024年全球核聚变公司数量已从2022年的33家增长至45家,核聚变产业吸引了71亿美元的投资,比2023年高出近10亿美元。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能源竞赛中,中国也已通过自主创新跻身全球核聚变技术第一梯队。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乐观估计国内主要核聚变项目投入了约1455亿元,未来3—5年资本开支有望每年接近百亿元。

在全球资本的持续加码下,可控核聚变已然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百花齐放的阶段,各国围绕磁约束、惯性约束等技术路径持续攻坚,频创突破性纪录。然而,通往“人造太阳”的道路依然挑战重重,在燃烧等离子体稳态运行、耐辐照材料、氚自持循环等科学和工程难题上,仍需持续攻坚。

在物理学层面,要实现比太阳核心还热10倍的1.5亿度高温,并非易事。“点火后的自持燃烧,要实现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等离子体的约束要用到托卡马克装置等,这都是很大的挑战。”刘忠腾称。

可控核聚变在工程化和材料方面遇到的挑战也不少。刘忠腾表示,目前,国内中国科学院等专家都在不断攻破技术难题。

“可控核聚变的投资巨大,现在只有头部经济体有能力持续投资研发,这是其中的一个挑战。”胡泽透露,聚变装置的材料如何抵抗中子冲击,如何实现工程化落地,例如在稳定超导条件下实现Q值大于10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协成环球团队分析,经济可行性对于扩大商业核聚变发电厂的规模也至关重要。目前,首堆研发成本很高,必须大幅降低成本方能扩大聚变发电规模,并取代其他能源。

尽管前路漫漫,但商业化进程的提速与技术的共振或引发链式反应。从上游的高温超导材料、中游的真空室与磁体系统,到下游的聚变电站应用,一条全新的产业链正初现雏形,静待爆发。

公募“卡位”商业化前夜

10月开局,可控核聚变主题就在二级市场陡然升温。永赢制造升级智选、华富天鑫、同泰新能源优选1年持有等少有的几只聚焦核聚变主题的公募基金,在短短两个交易日内均上涨超7%。这些产品或为年内成立,或于今年开始便将目光正式投向这一前沿赛道。

胡泽认为,可控核聚变主题具备持续活跃的基础,“一旦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跑通,有可能会替代全球水电以外的其他能源形态,这是一个上千万亿的市场,空间非常大,或将彻底改变人类能源的形态,并成为大国的核心竞争力”。

他观察到,当前市场上相关个股潜在的核聚变业务还相对较小,如果考虑到未来的巨大市场,预计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当前,二级市场可控核聚变板块或仍处于较底部的阶段。”刘忠腾解释,目前,国内有合肥、成都、江西等国家队大项目,还有许多民营企业投资的直线型聚变装置等。产业的未来进展,尚未充分反映到股价里。随着产业不断推进,板块或仍有持续表现的机会。

具体到投资层面,刘忠腾建议投资者重点跟踪合肥、成都两个国家级的试验堆项目,产业链环节则建议重点跟踪上游核聚变装置零部件提供商的投资机会。

胡泽补充道,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最具价值量的环节在材料环节,如磁体和第一壁。电源在直线型聚变装置中的价值量也比较大,“这个结论主要来自于具体聚变装置的设计和预算,例如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对于磁体的用量就非常大”。

在投资时,他会从几个具体聚变项目出发,寻找链主单位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我们更加关注相关标的的竞争壁垒、价值量、重要性、合作项目等。因为可控核聚变行业空间巨大,核心高价值的环节更具备成长潜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栏目导读
北汽极狐阿尔法S获耐腐蚀性能白金等级证书

北汽极狐阿尔法S获耐腐蚀性能白金等级证书

CA-CAP(中国汽车耐腐蚀与老化性能评价规程)在海南博鳌举办,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耐腐蚀与抗老化测评领域向前迈进一大步,

2022-02-14 19:44
从口罩到健康码,冬奥会如期举行背后的四重科技助力

从口罩到健康码,冬奥会如期举行背后的四重科技助力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新冠病毒已经进化出传染力更强的奥密克戎新变种,加上病毒喜寒畏热的特性,叠加春运大范围的人员流动,其防

2022-01-28 08:13
好空气“随叫随到”,米家空气净化器4让健康生活更有趣

好空气“随叫随到”,米家空气净化器4让健康生活更有趣

又是一年岁末时,按照惯例,春节应是亲友团聚的欢乐时期。然而疫情的突袭,让家人的团聚变得更加珍贵,也让更多的家庭明白健康的

2022-01-26 16:31
沃尔沃方锡智:用户的困惑和需求,“沃”都在心里

沃尔沃方锡智:用户的困惑和需求,“沃”都在心里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端产品已经越来越不是“一锤子买卖”,售后服务成为了增强用户黏性、促成口碑向销量转化的关键所

2022-01-26 14:51
钦培吉:借IPO,沃尔沃迎来更大施展舞台

钦培吉:借IPO,沃尔沃迎来更大施展舞台

今年以来,沃尔沃动作频繁,受到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3月,沃尔沃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成为纯电豪华品牌,且所

2022-01-18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