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乐山大佛—峨眉山的低空旅游航线首飞,到湖北孝感的大型沉浸式水上夜游演出;从安徽马鞍山长江不夜城的百场特色表演,到湖北宜都改造废弃老厂房形成的“农业+文旅”新业态……“五一”假期临近,各地“上新”新场景、新产品,消费市场热潮涌动。
交通运输部预测,“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一些旅游服务平台预计,2025年“五一”假期的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五一”假期的峰值。
“五一”假期是消费市场的“黄金周”,但如何让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动能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各地应优化政策措施、创新供给、推动下沉市场提质,让“五一”假期成为促消费的强大引擎,激发出“流动的中国”更大生命力。
其一,优化政策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可发放文旅消费券、推出景区优惠套票,以真金白银的补贴举措助推旅游市场新热潮;另一方面,简化审批流程,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开发,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音乐节、市集等活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服务质量,让游客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其二,深化“文旅+科技”融合,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科技正成为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各地应充分利用5G、AI、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传统景区向智慧化、互动化转型。例如,可借鉴孝感市的水上夜游模式,在更多城市推广光影秀、数字文旅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吸引力。同时,鼓励低空旅游、虚拟景区等新业态发展,为游客提供“上天入地”的全新体验。
其三,挖掘县域经济潜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湖北宜都的实践表明,废弃资源通过创意改造可成为文旅新亮点。各地应结合本地特色发展“非遗+旅游”“农业+研学”等模式,培育精品民宿、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吸引城市游客下沉消费。此外,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县域游既叫好又叫座。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带动效应显著。从交通、餐饮到零售、文创,一条文旅产业链能激活多个领域。各地需以更开放的思维推动文旅融合,以更创新的供给满足多元需求,让“假日经济”转化为“日常经济”。当“玩”处不断涌现新“花样”,“流动的中国”自然成为促消费、稳增长的强大推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A-CAP(中国汽车耐腐蚀与老化性能评价规程)在海南博鳌举办,标志着我国汽车行业耐腐蚀与抗老化测评领域向前迈进一大步,
2022-02-14 19:44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新冠病毒已经进化出传染力更强的奥密克戎新变种,加上病毒喜寒畏热的特性,叠加春运大范围的人员流动,其防
2022-01-28 08:13又是一年岁末时,按照惯例,春节应是亲友团聚的欢乐时期。然而疫情的突袭,让家人的团聚变得更加珍贵,也让更多的家庭明白健康的
2022-01-26 16:31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端产品已经越来越不是“一锤子买卖”,售后服务成为了增强用户黏性、促成口碑向销量转化的关键所
2022-01-26 14:51今年以来,沃尔沃动作频繁,受到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3月,沃尔沃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成为纯电豪华品牌,且所
2022-01-18 14:34